文/麋鹿 圖/小勇、呱呱
找路的「創作課」著重於教育工作者與孩子的互動,工作者嘗試理解孩子的創作與他生命經驗的關係,理解孩子如何賦予創作行為意義。當工作者對孩子有了「理解」,便能依照孩子的特質與狀態,延伸孩子喜歡的創作方式,包括透過對話、故事、媒材及遊戲進入主題。
工作者會進行課前主題的準備,但孩子可以有自己的發展,所以工作者的預設常常被帶往不同方向。這比較不同於一般坊間創作課的要求:獲得美術技能,學習媒材的「正確」使用方式。所以找路的創作課,不是靜態的坐在位置上完成作品,而是充滿各種交流、有機般的演變。
孩子的創作行為,通常並非為了「創作本身」,而是為了某個目的,為了解決問題,引發創作活動。「目的」包括發生在周遭環境中喚起孩子興趣的事,可能是一本書、一部影片、或大人同儕的言行,孩子將這些「看見」拉進他的想像裡。
遊戲與創作 孩子詮釋經驗、獲得知識的方法
舉例來說,工作者準備的主題,觸動孩子聯想到某份回憶,想要「展現」,孩子因此依靠手邊材料和腦中劇情,透過遊戲建構自己的世界,工作者與其他孩子的參與,也讓遊戲不斷變化,得以延續──此時已是創作。
為了使遊戲更有趣、更逼真,或更複雜,道具紛紛應運而生,比方玩尋寶遊戲而描繪藏寶圖、玩買賣遊戲而製造鈔票、玩槍戰遊戲而研發武器。眼前的場景與物品一一獲得不同的價值:溜滑梯是警察局、大樹是家、石頭是恐龍蛋。在孩子的遊戲中,事物與事物之間緊密連結。
找路工作室內有專屬於孩子的創作間,供孩子自由運用,可能今天海洋世界,下周戰場荒地,某次又化作繽紛樂園。隨課程疊加,有些創作被破壞,有些創作被延續,有些創作被以意想不到的型態呈現。
孩子不斷將自己對日常的理解融入遊戲,再詮釋,賦予知識嶄新意義,舊的知識因新的知識而被延伸,動態的成為與孩子切身的一部分,孩子的創作因此與生活相互揉雜,孩子的創作活動,便是最原初「獲得知識」的方法。
對教育工作者來說,關鍵在於讓孩子「就其自身」(以他自己的樣子)去探索知識。
也是工作者的創作課:自然樂器和牽絲小公園
於是,教育工作者不再只是教學者,而是分享自己世界、進入孩子世界,與孩子共築世界的參與者。工作者了解孩子需求之際,同時覺察到自己的界限與挑戰,調整更適合彼此的模式──這也是工作者的「創作課」。
例如某次赴東海大學寫生,孩子和工作者呱呱在大草原隨興唱歌,這樣的氛圍啟發她接續採取木材、貝殼等天然材質,邀小孩拼裝各式「自然樂器」,成為創作課內容。
例如工作者小勇最初曾因懷疑課程未發揮效益而失落,直到思路漸漸轉變,例如發現孩子想玩膠帶,所以用膠帶在工作室一角黏出立體「蜘蛛網」,不料孩子見狀後提議到附近公園玩,大家把膠帶貼於遊具,組織為障礙、迷宮和裝飾,縛成一座「牽絲小公園」。
從單方面「給出主題」到以孩子的特質(包括破壞、綑綁、攀爬、塗滿)來奠基,因為「不再是怎麼教,而是想著孩子會玩出什麼」,放下「按照計畫」的心態,小勇說:「本來只有自己想像的活動,因為孩子的添加變得更豐富了。」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