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幼兒班|從公園開始的生活課

已更新:2018年10月29日



文/劭璚 圖/劭璚、羣秝


5 歲的俊喜歡強調自己的強壯,作勢攻擊大人,享受把大人打敗的過程,他跟我說了一套從電影中學得的「盔甲」建構方法,像敏感的他對於身為小孩的無力的防禦和面對,藉此感覺擁有力量、無所懼。 過去我跟俊玩,常以對打、抓捕為主,但這天有些不同,我們一起當「吸血鬼家人」,遊戲中,雨扮演吸血鬼媽媽,冬扮演吸血鬼爸爸,我是第一個出生的大姊,其他小孩是吸血鬼寶貝。


溜滑梯中間的橋梁為「吸血鬼基地」,媽媽「守護」著這個基地(守護兩字是雨說的),她常常走出,雙手叉腰、一臉嚴肅,森 77 要我們回去睡覺。我原本以為俊不會想玩,沒想到他了解規則後欣然參與。 我們平躺在遊具中,閉上眼睛,假裝入睡,直到吸血鬼媽媽說:「天亮了,寶貝起床囉。」才一起醒來。當我張開眼睛,說「睡得好飽啊」,俊笑得好開心。


找路的幼兒生活課,先以公園或公共空間做為場域,主要因為這些是相對包容的地方,進入門檻低,能讓不同的小孩都有機會找到自己的位置和遊戲點,加上部分小孩還沒辦法一下子就接受媽媽不在身邊,需要循序漸進的面對焦慮、熟悉友伴和環境。

公園環境相對單純,也因為資源少,讓小孩的創造力更有機會發揮。遊戲是小孩的工作,小孩會將自己的願望和恐懼融入遊戲中(大人其實也是,例如電動、電影),比方扮家家酒時,平常不太敢說話的雨,往往主動爭取媽媽的角色,平常強勢直接的靖,卻總選擇當缺乏行為能力處處要人照顧的嬰兒。


從公園開始,工作者可以比較放心的觀察小孩的互動情形、關係的轉變、遊戲的堆疊和延伸,提供給家長參考討論,這是幼兒生活課的特質之一。

但公園待久了,可能漸漸有小孩覺得無聊、想離開公園。那要去哪裡?為什麼要去那裏?怎麼去?其他人想去嗎?如何跟其他人說呢?這些問題就帶著動機持續醞釀,開啟小孩跟同儕的提議及討論,開啟小孩對旅程的準備,直到推著我們前進。 不同小孩的需求、意願和行動,共同交織、角力、競逐、合作,牽引著我們出發──小孩自發性的探索,工作者扮演陪伴、引導和串聯的腳色,除了工作者直接設定地點外,我們也期待和重視這樣的過程。


👉每月持續招生中,詳情請往:找路教育工作室 2018 幼兒班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