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怎樣的家庭「適合」自學?——記大千電台的受訪

已更新:2021年9月8日


接受「#大千電台」的採訪,主持人念慈的訪綱好細緻,充分從家庭的角度出發,光是她設定的題目就道出眾多親子的焦慮,親切又明快的語調,也讓我的回答自然流露,這樣的對話更幫助了我貼近孩子與爸媽的疑問,非常謝謝念慈的用心和專業,推薦「#台中故事館」給大家。

我的義務教育史很慘烈,高中幾度休學退學轉學又休學退學(是在玩甚麼跳進來又跳出去的遊戲嗎),直到進入東華大學,才重拾學習的快樂──說「重拾」是我寫到這一句,本來用「才感受到」,但突然想起兒時:阿公每天傍晚載我沿著稻田兜風/媽媽教我認字、說故事給我聽/爸爸帶我散步、送我(感覺是他自己喜歡的)科學玩具/我畫了一個叔叔/爸媽的同事教我剪紙娃娃和做貼紙...


這些至今銘印在心的片段,應該就是我最初的「自學」吧。自學並不只是我的事,「自學」發生於「關係之間」。如今檢視,我在「找路教育工作室 treeroad」的課竟也與童年遙遙呼應:走讀、文字、創作、科學、台灣史。


一、「體制內教育」和「在家教育」如何選擇?


但即便自己的義務教育期間不愉快,且找路目前有一半左右的學生為自學生;但體制內教育系統化、具規律性、目標明確,加上持續革新,也有許多盡心的老師──我有好多朋友和學生家長是學校老師,我一直都欣賞他們是多麼努力的在替孩子撐起空間──我依舊認為體制內教育跟在家教育只是不同的選擇。


那要如何選擇?透過念慈的提問,我回憶了這三年來與自學家庭合作的一些看見。


在家教育,孩子身為學習的主體固然重要沒錯,但也一定得權衡全家的狀態,容易計算的是:經濟支出、時間搭配。


較難評估但同樣重要的是:主要照顧者對教育的想像、對孩子的觀察、對自己的察覺。


自學普遍來說比學校更富彈性,所以充滿不確定。簡單舉例,比方學校固定的上下課往往是家裡浮動的慣例(就是有穩定的節奏,但像潮汐不會每次都一樣),這樣的狀況下,要怎麼跟孩子共同檢視時間?


你願意在每一次的討論中梳理自己做決定的原因嗎?

在每一次的討論中溫和地告訴孩子你的想望與界線?

在每一次的討論中彼此等候?你願意被孩子改變嗎?


而且每一次的情形都不一樣,因為人的心情人的處境從來不會相同。 


然後,知道自己不必是聖人或完人,面對孩子的問題我一天到晚說:「我不知道耶。」


我不知道,「但這是個好棒的問題啊,我從來沒有這麼想過。」


我不知道,「但我可以跟你一起研究。」


我也會生氣,但盡量去意識自己的不開心或即將遷怒,告知小孩或身邊的人我的狀態和需求(例如讓我冷靜十分鐘,我會回來),「感受」沒有錯,只是表達有很多種,我們一起去找那個大家都能接受的方式。


二、自學家庭的學習內容如何安排?


學習的內容,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興趣和特別擅長的認知方式,孩子通常已表露明顯,那我們就是去「真正」看見這個主題(例如孩子坐在電腦前,他寫程式我們覺得是學習,他打電動我們就...XD──但「遊戲化」正夯耶,我現在設計教學用桌遊都恨自己怎麼從小不打電動)

然後,一步一步地把它跟人類的文化/文明相連。


人類的文化聽起來好大,但其實就是眾人的經驗,例如小孩愛折紙飛機,可以邀他觀察不一樣的紙飛機或真飛機,看飛行玩具有哪些共同特點?分析怎樣的結構飛得又高又久?大一點的孩子可以聊「康達效應」、「白努力定律」;喜歡動物的孩子,可以聊恐龍、鳥、蝴蝶的翅膀,甚至推及「演化論」。


這個延伸的內容,建議最好也是照顧者的好奇或專長,一方面人的熱情會互相影響,二方面就算小孩沒有接,自己在研究的過程,也能擁有趣味和成就感。


三、自學生的人際互動如何練習?


除此之外,念慈問到很重要的一點:「那孩子的人際互動呢?」體制內小學普遍二三十位學生,似乎提供小孩更廣泛的交友機會?


學校的確人多,但自由活動相對有限,也缺乏足夠人手確認安全,所以「衝突」不易發生,即吵架跟打架基本上難有空間疏通,往往被禁止──咦,那不吵架不打架不是很好嗎?小孩學到不可以打架不可以吵架啊。


對、也不對,因為其實小孩學到的是「吵架跟打架是大人不允許的」,但這不代表心裡的委屈、無奈、憤怒、悲傷就消失了,只是被壓抑,也許內化為硬核,或轉為更細緻(更不會被阻止)的報復,比方製造流言、刻意排擠、網路匿名攻擊。


那自學家庭呢?當然,自學樣貌多元,我這裡只能分享我接觸的和我正在進行的模式,就是:

我們傾向先擁抱當事者的感受,聽他們說,釐清各自的立場;


情緒沉澱之後,鼓勵或引導或偕同孩子,把想法告訴別人,也嘗試了解對方的出發點;


接著,陪小孩思考更好或共好的辦法,或者不急著解決,就讓它停在這裡。


從中,小孩練習表達、練習同理、練習談判、練習交換條件,練習從衝突(每個人的地雷)去看見每個人都不一樣。

Comentarios


bottom of page